颜强专栏:迪利·阿里,一个明星品牌的养成

2016-04-12 职业体育颜强

这个时代,能和韩国娱乐业流水线一般层出不穷造星的,于足球界,恐怕就只有英超了。


英格兰足球,乃至欧洲足球,此前并没有如此纯熟商业化的造星手段,八零年代末九零年代初的传媒变革、现代传媒催生的职业体育运动商业化升级,带来了这样的现代版造神景观。


颜强专栏:迪利·阿里,一个明星品牌的养成


英超在足球领域的造星能力,几乎从1992年诞生,便是全球领先者。从贝克汉姆到鲁尼,到瓦尔迪,再到迪利·阿里,每一颗英超明星,都会有出色的竞技成绩作为爆红依据,这是运动明星和娱乐明星最大的区别——真人秀和“假人秀”的行业区别。不过在职业体育语境中,英超的造星能力,远超任何其他足球联赛。


在2016年4月11日年满20岁的迪利·阿里,将可能是下一颗英超巨星。


这个英超赛季的传奇故事,当然是莱斯特城,不可思议的浪漫、绝对的屌丝逆袭,29岁的杰米·瓦尔迪,5年前还在业余联赛踢球、曾经的问题青年,已经是好莱坞制片的剧情故事选择。效力于托特纳姆热刺的阿里,却是更年轻、天赋更高、潜力也可能更大的一位运动偶像。


颜强专栏:迪利·阿里,一个明星品牌的养成


英超一直在寻找、能代表这个联赛的运动偶像。


半年多一点的时间,阿里从刚刚在英甲联赛打上一队的少年郎,成为了热刺争冠的核心人物,更成为了英格兰代表队2016欧洲杯的中场希望,这样跃升的速度,如同火箭,不可遏制。


与他竞技成功几乎同步的,是阿里商业魅力的暴涨,在2016年6月欧洲杯开赛之前,阿里得到的商业合同总额,将会超过2000万英镑,而这些商业赞助合同带来的新一轮曝光,会将他推向一线运动明星的地位。


颜强专栏:迪利·阿里,一个明星品牌的养成


首先是阿迪达斯将会充分使用中场天才的形象。英格兰球员当中,能成为阿迪达斯代言人的,贝克汉姆之后相当缺乏,这和十年来英格兰缺乏真正一线足球明星有关。像鲁尼这样的大牌,近几年从赞助商耐克得到的年度赞助收入,在200万英镑之内,阿里和阿迪达斯的关联,起始门槛就会达到每年百万英镑。


运动品牌重视的第一要着,当然还是竞技成绩和竞技能力,弗格森爵士判断说,阿里是加斯科因之后,英格兰最出色的中场天才,这肯定会让运动品牌们对阿里高看一线。


颜强专栏:迪利·阿里,一个明星品牌的养成


阿里其人的特殊,也会具备额外商业魅力——这是一个尼日利亚父亲和英国母亲的混血儿,相貌俊朗阳光。混血的多重文化属性,能从另一种角度满足英国和欧洲那种政治正确的主流价值观。近年来,像F1车手汉密尔顿就是多文化属性的成功运动商业形象。


所以像Beats这样充满时尚感的IT品牌,会格外青睐阿里,下赛季EA Sports出品的FIFA电游,也可能将阿里轰上封面。阿里的混血形象,在欧美人眼中,就是出自市中心的平民阶层形象,街头足球,正是从这样的区域萌芽。


要成为优质偶像,还得具备足够活跃的社交媒体交流能力,阿里恰恰具备。他在社交媒体上,对低龄球迷具备极强吸引力,因为他几乎每天都会更新自己的运动和生活图片以及视频。低龄化吸引力,是他在市场营销者眼中,所具备的又一大优点:阿里在Instagram上的粉丝,要比他Twitter账号上的粉丝多出近12万人,这两种社交媒体一个主要区别,就是用户平均年龄的差异。


颜强专栏:迪利·阿里,一个明星品牌的养成


可以想象,阿里的商业价值不断上升,他很快就会拥有一个经纪团队,来深度包装和营造他的商业形象。运动市场营销专家奈杰尔·库里,对阿里的分析结果,是未来4个赛季,他的竞技成绩不下降的话,每年500万英镑的商业赞助收入毫无问题。


“因为他出现的时机堪称完美,”库里分析道,“鲁尼之外,英格兰足球没有真正的明星。和瓦尔迪相比,阿里更具备成长性,更值得品牌投资。”


从市场营销的各个角度看:足够扎实的竞技成绩和个人能力、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健康外形、社交媒体活跃度,几项叠加,一个潜在的明星个人品牌呼之欲出。他还具备“低龄化社交媒体”吸引力这样的加成因素,这样的运动形象,不赚钱都不可能。


颜强专栏:迪利·阿里,一个明星品牌的养成


2016欧洲杯,会是阿里品牌继续升值的机会。


2016年中超开始,同样会是中国职业球员形成个人品牌、为个人价值增值的机会,因为热钱涌动、因为足球升温。只是和娱乐行业造星不同,足球是真人秀,要想成名成功,哪怕幸运如阿里,也首先需要成绩起步。



颜强专栏:迪利·阿里,一个明星品牌的养成


作者简介:颜强,资深体育媒体人,前体坛周报社副社长、网易副总编辑,策划并主持互联网足球脱口秀节目《超级颜论》。



·END·

声明: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懒熊体育。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官方微信
懒熊体育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