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的复赛改制,为CBA提供了哪些新思考?

2020-07-16职业体育周丰寸

羊.jpg


7月16日这一天,文体产业各自传出了一条好消息。这一天,国家电影局发通知称,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与此同时,据篮球媒体人苏群透露:“CBA公司正在和青岛市政府进行商谈,准备从常规赛最后几轮开始,尝试开放看台,让观众进场”,CBA或将成为首个场馆迎回现场观众的本土体育联赛。(文末可见图片策划:与电影院一同归来的“体育黄金周”)


这两条看上去隔得有点远的消息背后,是我国因疫情影响远离现场观众多日的问题产业。


和电影从业者们“久旱逢甘雨”相比,CBA一直走在复工的最前线,联赛6月时就成了首个实现复赛的本土职业体育联赛,而且在这一个月里,复赛为联赛提供了诸多的“第一次”,例如第一次有半数球队采用全华班,第一次实行正午的开球时间,以及第一次对防疫工作做出应急处理。


这些迫不得已的改制,为CBA留下了不少值得复盘和思考的经验。


首先,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全华班和单外援出场政策。


“全华班面对外援有多大竞争力”,这本是极具探讨价值的话题,在复赛阶段进行了大量的实战检验。根据懒熊体育统计,复赛第一阶段的78场比赛中,全华班球队12次战胜有外援的球队,包括广厦连克双外首钢和单外辽宁。6月20日复赛至今,除了八一男篮,依然有8支球队将全华班贯彻到底,这其中的2支球队已经确定拿到第3阶段的季后赛名额。

从2020-2021赛季起,外援上场规则改为4节4人次,届时国内球员在联赛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高。虎扑上长久以来存在一场关于“全华班是否向好联赛长期发展”的探讨,正方认为单外和全华班才是CBA的未来,反方则坚信只有放开外援政策,竞争上岗才能提高国内球员的实力。

然而,“迫不得已”推出的复赛,出现了双外、单外和全华班阵容大乱斗的现象,为这场辩论提供了难得的案例。

全华班出战的浙江广厦和浙江稠州银行国内球员集体爆发,为全华班的支持者提供了支撑论点的有利信息。双子星孙铭徽和胡金秋领衔的广厦队,复赛后取得9胜2负的佳绩,同时二人数据大涨,孙铭徽赛季场均得分上升至17.2分,复赛后11场比赛全部得分上双,5场砍下20+。胡金秋则从复赛前的17.2分以及9篮板,升至19.2分以及10.2篮板。复赛后的优异表现,让孙铭徽列入了CBA第一控卫的探讨队列。


孙铭徽.jpg

▲孙铭徽是复赛后状态最好的国内球员之一。

而对于正在打出名堂的新锐球员来说,浙江稠州银行队的程帅澎最为典型,复赛之前,程帅澎场均时间27.4分钟,得分6.2分,而在复赛第一阶段的8场比赛中,他的上场时间增至36.9.分钟,场均得分飙升至19.9分,对阵南京同曦还创下单场43分的个人生涯新高。此外吉林队的姜宇星,在上场时间增幅不大的情况下,第一阶段场均得分从11.5分升至21.4分,四川新秀袁堂文,复赛前4场比赛总计送出47记助攻。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球员爆发的全华班球队,背后有一个共同点:复赛之前,球队的进攻主导权往往掌控在外援手中,浙江两队本赛季皆配置了双小外,吉林拥有场均出手次数27.1次的琼斯,四川则由福特森梳理进攻。

然而,在欣喜国内球员表现向好的同时,比赛精彩程度却让不少从业者捏一把汗。

以第一阶段为例,78场比赛仅有两场出现加时赛,诞生了一记准绝杀,和复赛前绝杀剧本接二连三发生的畅想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如此,失去核心外援让天津、四川,青岛,包括单外的上海、广州等队战斗力骤降,根据懒熊体育统计,前78场比赛的平均分差达到14.4分,其中26场出现15分以上的大胜。

CBA联盟CEO王大为在复赛前曾对懒熊体育表示:“复赛最主要的是安全,其次是公平性,最好就是所有球队都能参赛,完成常规赛的场次。所以经过我们综合权衡,从比赛数量和公平性上,我们决定保留常规赛,缩短季后赛。”

“保”常规赛的策略弊端之一,便是第二阶段的“鸡肋”比赛剧增,由于排名积分榜第13位的深圳男篮与第12名的福建差距明显,从而12个季后赛资格在第二阶段进行刚过半,就已经基本明朗。

又因为本赛季季后赛前两轮(12进8和8进4)将改为一场定胜负的单场淘汰制,加上在中立球场的客观因素,使得淘汰赛中排名靠后的球队爆冷几率大增,排名靠前的球队也不再存在主场优势,大幅度削弱了季后赛球队争取排名优势的意义。这直接导致常规赛越靠后,“无关紧要”的比赛就越多,第一阶段场均净胜分37.1分的广东男篮,第二阶段前4场比赛数据跌至16.5分,便是一个缩影。毕竟对于有季后赛备战任务的球队们,在排名优势有限的情况下,平稳度过常规赛收尾,避免更多伤病减员更加重要。

一来一往之下,从场上表现来看,复赛的直观印象是:全华班和单外政策确实能为国内球员提供上场时间,同时比赛质量和话题性,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下滑。


国内球员.PNG

▲除了王哲林,外援集体“霸榜”CBA数据。

复赛的新思考不仅存在于场上,从整个联赛的媒体传播和商业开发角度,同样有一些新的表现值得思考。

6月时,作为当时唯一复工的国内职业体育联赛,CBA顺理成章站到C位,并得到了央视体育对78场比赛进行了全场次视频转播,在此基础上,CBA调整了开球时间,每个比赛日有中午、下午、晚间三个时间段,最早每天中午11点就有比赛开始进行,这样也为央视同日转播多长比赛,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在复赛第一阶段,青岛和东莞两个赛区,每个赛区每天最多举办3场比赛,单日最多有6场比赛。

开球时间是联赛重要改革方向之一, CBA从2017-2018赛季起放弃每周固定3个比赛日的传统,进而推出一周6个比赛日的新竞赛日程,并且在2019至2020赛季继续调整,根据各赛区的特点,推出19点的开球时间。

对于转播商,CBA增加了比赛日数量,错开了各场次开赛时间,都是顺势而为的商业化尝试。值得一提的是,复赛为实际情况推出的11点、12点、15点30以及16点,这4个新的开赛时间,都是头一次出现。


从目前的执行情况来看,在休息日和节假日安排更多白天场次的比赛,或许是未来赛季CBA可以继续尝试的一个方向。

与此同时,开赛时间更灵活,比赛场次时间重合度更低的CBA,可在版权售卖的方式上进一步做文章。CBA传统上采用分销+全场次的方式进行售卖,这样做的优势是利用各大平台,尽可能对联赛进行宣发;相对应的,对于转播商,由于不具备赛事独家性,购买了相同版权的不同平台之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因此,或许CBA可以借鉴NBA、英超等顶级联赛的经验,在未来推出部分场次独家、以及特别定制的版权包,使得重点场次更具价值,同时售卖方式也更灵活。值得一提的是,CBA从本赛季起推出的“钻石焦点战”概念,已经试图对重要场次进行了包装。

以英超为例,转播商天空体育和BT体育各自拥有不同数量的直播场次,此外今年入局转播战的亚马逊,买下了2019-2020赛季的20场赛事转播包。


此外,CBA在商业开发的脚步也没有停止。7月1日,CBA官宣健康卫护理品牌金佰利(Kimberly-Clark)成为复赛官方供应商,加上联赛4月与咪咕视频完成的5年超20亿的续约订单,这是疫情期间CBA完成的第2笔单子。根据CBA官网,目前联赛拥有28位合作伙伴。


央视.png

▲央视在CBA比赛暂停期间播放城市宣传片。


复赛扮演的另一个角色,是为联赛的商业开发的方式进行试验,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复赛后的每场比赛暂停和节间,播放东莞和青岛的城市宣传片,这对赛事的承接城市,是一项直观的权益反馈。王大为也曾在复赛前透露,会在某些比赛推出“赞助商专场”,以此回馈赞助商。不过“赞助商专场”目前尚未出现,这会成为接下来值得关注和继续尝试的一点。

复赛迄今为止正好过去26天,较之以往,涉及的变化既包括开赛时间,品牌露出等细节处理,又有全华班、转播包售卖等核心问题。这些复赛的特殊性,也为CBA带来了诸多新的思考。


微信图片_20200716231900.jpg


延展阅读:


CBA率先复赛,空窗151天的赞助商借什么满血复活?


复赛第一天,CBA有多火?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


复赛第一天,CBA有多火?

标签 赛事 CBA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官方微信
懒熊体育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