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过度激励”中国足球?|产业专栏

2022-02-02 观点曹思颀

中国男足在虎年正月初一的世预赛12强赛里输给越南,不出意外地登上热搜。


一位头部互联网平台工作人员告诉懒熊体育,热搜榜前五一度全部被国足占据,这是2019年中国男篮在世界杯主场输给波兰后都不曾有过的“待遇”。


没有实现赛前提出的“过年期间不给球迷添堵”的目标,主教练李霄鹏在新闻发布会上主动道歉,也在第一时间总结了两个输球的主要原因:比赛设计出问题导致技战术层面被压制;激励过度使得球员过于紧张。


谁在“过度激励”中国足球?|产业专栏


和前两天刚刚结束亚洲杯四分之一决赛的中国女足一样,中国男足在春节当天的对手也是越南。但同样是被越南先进一球,结果却正好相反。女足3比1战胜越南,男足却1比3输给对手。与此同时,“激励过度”成为了一个充满新鲜感的词汇。


“激励过度”,乍一听有点违和。要知道,在这支辗转日本和东南亚近半个月的球队中,仍有相当数量的球员没有正常收到2021年职业联赛的劳动报酬。守门员王大雷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除了上港和山东,其他俱乐部球员都在讨论欠薪。


当然,如果把对激励的理解扩大到精神层面,我们也很容易理解李指导口中的“过度激励”。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概念叫做“德西效应”,意思是适度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力,但过多奖励则可能降低个体对事物本身的动力。


对于一个组织的管理者而言,两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激励过度”。


第一种是在跑马圈地的创业初期,目的是为了吸引人才,必须提高福利待遇。根据2017年出版的《中国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报告》,深市创业板激励过度的比例超过50%,对比最低的沪市主板,仅为17.3%。


但是从人力管理的角度上看,单纯的加薪并不等于真正的激励。尤其是过度激励,只会让员工期待下一次加薪的到来,而不是为这个工作如何投入。比如,被HR圈常提起的是,公司刚给表现好的年轻人加完薪,没多久这个人就辞职了。因为打工人的目标就是存够钱,然后可以出去玩。


第二种则是为了达到某项特定目的,完成某个非常重要的任务。72年前,麦克阿瑟将军在朝鲜战场说出的那句“让孩子圣诞节前回家”,就是极好的例子。


显然,毕其功于一役的第二种场景,败得极有可能比九死一生的创业者们还惨。放在中国职业足球领域同样成立,当初跑马圈地的许家印,好歹为广州恒大拿到了两个亚洲冠军,国家队却又一次在“不添堵”的Flag下被墨菲定律击中。


谁在“过度激励”中国足球?|产业专栏

▲电影《长津湖》截图 

 

这里要强调一下,并不是因为“激励过度”这段发言去指责主教练李霄鹏。我相信那不是冠冕堂皇的场面话,更是那场如履薄冰的发布会的缩影。毕竟从他上任那一刻起,国家队12强赛出线就只剩理论可能。具体来说,即使中国队战胜越南,只要澳大利亚在稍晚的比赛里击败阿曼(双方最后战平),中国队也将提前出局。


换句话说,李霄鹏只有一个奇怪的竞技任务:不在春节当天输给越南。

 

类似经历在上一次北京奥运会的年份也曾发生。那年除夕夜,为了激励中国男足在世预赛客场战胜当时的亚洲冠军伊拉克,足协把赢球奖从40万直接提升到100万。据说春晚节目组曾4次致电前方询问赛果,只要赢球就会见机在晚会现场送上祝福。结果只换来了宋丹丹老师的一句经典台词——比足球更揪心的运动是中国足球。

 

李霄鹏派出了所有归化球员,尽管他在赛后承认“阿兰和洛国富长时间没有大场(正式)比赛,状态受到很大影响”,也必须顺应民意。毕竟,他的前任李铁就是在关于归化球员使用的问题上,和媒体、球迷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辩论,最终引发重大舆情主动辞职。

 

李霄鹏自己也在被“过度激励”着。


谁在“过度激励”中国足球?|产业专栏


被无数人热议的青训未尝不是如此。著名评论员张路这些年在不同场合里倡导他的小围栏足球理论,呼吁不要在低年龄段掐尖,号召“让孩子自由地享受足球的乐趣”,其实就是对德西效应的一种实践。外部的物质激励,如高薪、社会地位、国家荣誉等总归是有限的,内部动因才是真正坚持一件事的核心。我们缺少快乐的足球环境,从业人口的数量和质量自然越来越少。


如果把足球和电竞做一次对比,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关注度。

 

电竞拥有大量年轻粉丝,但它始终渴望得到主流人群的进一步认可,因此相关商业机构的管理者在运营和传播层面做了大量铺陈,希望制造各种“刻奇事件”,使得电竞的故事可以被跨圈讲给更多受众。(延伸阅读:从社会学角度理解这场电竞狂欢

 

开句玩笑,电竞的运营者应该是羡慕中国足球的,毕竟他们一分钱不用花,就可以轻松霸榜热搜。而他们花了无数预算,最成功的一次还要仰仗几乎无人看好的EDG,在3支韩国战队的包围下拿到世界冠军。

 

所以,中国足球不需要刻奇。他们需要的是和参加S11的EDG战队一样无人问津的待遇,“把我当小透明好了”。

 

11年前,在职业足坛反赌扫黑的背景下,一支没有央视转播、鲜有媒体报道的中国男足,在另一位国产教练高洪波的带领下,3比0酣畅淋漓地战胜韩国,打破了32年逢韩不胜的尴尬纪录。

 

那场比赛也发生在农历新年前后,尽管只是一场友谊赛性质的比赛,但那年春晚,冯巩还是将原本调侃假球的段子改成了对国家队的祝贺。


谁在“过度激励”中国足球?|产业专栏

▲足球过往也是春晚的“常客” 

 

据说在那场比赛的赛后,央视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北京电视台拷贝了一份比赛录像:“这么重要的比赛,中央电视台竟然没素材。”

 

后来金元足球盛行、激励回归,中国足球反而陷入了又一个下行周期。


春节假期前,懒熊体育播客的产品负责人刘易非把大量精力用在研究冬奥上,他给出的观点是:几乎所有传播资源都放在奥运,国足12强赛这次应该没人关心吧。在那期《鹰眼时间》播客里,我们梳理了中国投资人在欧洲经营足球俱乐部的一些思路,并且和去年大肆在欧洲职业足球市场上买买买的其他国际资本做了对比。


节目的一个简单结论就是:不要老想搞点新意思,按照职业足球既有的三块蛋糕(比赛日收入、媒体版权收入和商业赞助),放水的美国资本愿意加仓,就说明成熟的足球联赛也许是一门可以跑赢通胀的生意。但如果老想着开辟新路径,按照快速成长的模式一味讲新故事,或者盲目增加成本跑马圈地,结果大概率是连同基本盘一起失去。


谁在“过度激励”中国足球?|产业专栏

▲长按扫码收听本期内容,或在小宇宙App搜索鹰眼时间订阅

 

回到国足这场比赛,哪怕输球,国足的积分仍然在越南队之上——至少是符合FIFA国家队排名的。而且,中国队想在大年初一赢球,越南也是,更关键的,越南在主场,他们之前连一场平局都没有更别说赢球了。就连他们的总理都来现场看球。


对了,越南国家这个名字最早希望叫南粤,但清朝嘉庆皇帝认为中国已经有一个南方的南粤,所以就将字反过来叫粤南。就像一个谐音的魔咒一样,即使越南足球多年坚持自己的风格、踏实做事,此番也不过第一次闯入12强赛,何况无时不希望弯道超车的我们呢?越南不难,越来越难。


所以,暂时把刻奇的眼光从国家队身上移除吧。没有那么多创新,中国足球或许可以更好一点。


延展阅读:


“李铁闹剧”背后,中国足球缺失的专业主义


和越南的比赛,像极了当下中国职业足球的缩影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


谁在“过度激励”中国足球?|产业专栏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官方微信
懒熊体育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