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极限挑战跑出势能拐点,这很耐克

2025-07-04 大公司懒小熊

处于风暴中心的耐克有了新消息。


6月27日,耐克发布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全年营收达到463亿美元,具体到更具有比较意义的Q4数据,第四季度品牌全球营收达111亿美元。而作为三大重点国别市场之一的大中华区,全年营收达65.85亿美元,第四季度营收14.76亿美元。


从近几次的财报看,耐克当前仍处在震荡周期中。财务指标承压、行业竞争加剧、消费热情尚未全面回暖……耐克的挑战前所未有。


但好消息是,在艾略特·希尔回归之后,耐克正在主动加速调整,很显然,经过了半个财年的调整后,耐克已经在为反弹做准备,站在2025财年最后一个季度,已然能看到耐克拐点的到来。


在“Win Now”计划提出后,耐克加速推进品牌差异化、产品结构优化、渠道优化等改革。这也是为什么这次财报的有关键指标出现了好转:第四季度营收较华尔街预测的107.2亿美元高出3.8%。在财报发出后股价一度暴涨17%,创2022年以来耐克最大的盘中涨幅。这透露了资本市场对耐克的预期——耐克的船头已经有了调转的趋势。


更进一步说,如果熟悉商业历史就会知道,对耐克这样的大公司而言短时间的财报数字并不能说明一切,数字面的东西终究是静态和线性的,“势能”才是决定性因素。所谓的“势能”不仅关乎品牌发展,更关乎市场信心。当势能开始聚集,很多问题都会自动理顺。


逆风的品牌更需要势能,但“风”什么时候来不可控,这就需要品牌自己创造足够有穿透力的事件,去刺破沉闷的局面。


而耐克就用一个“极限挑战”重新激活了品牌势能:联手肯尼亚传奇选手基普耶贡发起对女子一英里“破四”的历史性冲击。


用极限挑战跑出势能拐点,这很耐克


巴黎时间6月26日,基普耶贡在巴黎夏洛蒂体育场创造了4分06秒42的成绩,尽管并未挑战成功,但创造了女性运动员一英里跑的史上最好成绩。


这看似是纯粹的体育挑战,其实是耐克对外界质疑的一种回应方式——用行动重申品牌的核心信仰。


挑战,从来不为可能之事


田径运动的历史,就是挑战极限的历史,一英里是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挑战项目之一。一英里(one mile,约等于1.61公里)成绩被公认为是评估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指标。


四分钟又是一英里挑战最重要的时间关口。从18世纪开始,人类就有意识地谋求“破四”,直到1954年,罗杰·班尼斯特才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位“破四”的运动员。在此之后,男性运动员不断刷新一英里纪录。


但女子“破四”被视作“人类速度的最后边界”,甚至有人认为,这个目标超出了女性的生理极限,因此是不可能的。在这次挑战之前,女性一英里跑的纪录也是基普耶贡创造的:4:07.64。


在“破四”挑战前,她已经是三届奥运会的1500米冠军和一英里世界女子纪录保持者。荣誉满身的她开始思考还能做什么,然后把目标放在了“破四”上。“为什么不打破常规,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基普耶贡说。


同样不信邪的是和她合作多年的耐克。耐克完全可以选择一个胜算更大的目标,但了解品牌历史的人知道,如果这样,就太不“耐克”了。


一直以来,耐克都在帮助每个时代最伟大的运动员挑战不可能。一代一代耐克运动员挑战极限的故事,沉淀为品牌的精神资产,这些“独家时刻”为产品赋予了光环:穿上Pegasus跑鞋,你就会想起最伟大的女性跑者之一,萨缪尔森(Joan Benoit Samuelson)在跑道上反戴棒球帽的叛逆身影,还有她对女子马拉松纪录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看到AJ,就会想起,乔丹罚球线扣篮的飞人之姿;穿上Alphafly就会想起基普乔格让人惊愕的“破二”奇迹,要知道《跑者世界》的专栏作家曾预言人类马拉松破二的时间是2075年。


用极限挑战跑出势能拐点,这很耐克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粉丝和耐克之间,有着超出普通消费者对品牌的感情,当穿上耐克的产品,拥有产品的人就成为了伟大故事的一部分,这种“代入感”让耐克区别于其他品牌。


当下,运动行业走向“内卷”,品牌似乎发声越来越怕出错,甚至运动品牌的态度也开始佛系了。但耐克依然锋利,仍在坚持用真实运动场景验证极限,用高风险高难度的挑战来强化品牌文化——不是顺应时代,而是要重新定义时代。


创新,让不确定变为确定


创新,是耐克50多年来穿越市场周期的钥匙,也是耐克有别于其他品牌的核心所在。在耐克看来,创新从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驱动突破的根本力量,是重塑规则的底层能力。


在“破四”挑战中,耐克为基普耶贡打造了包括FlySuit竞速服、FlyWeb 运动内衣和Victory Elite FK 钉鞋在内的全套竞速系统,以减小空气阻力、优化速度表现。


其中FlySuit竞速服采用符合空气动力学的一体式设计,通过Nike Aeronodes技术在气流集中区域布设3D打印圆点,有效破风减涡。而内衣方面,Nike FlyWeb采用3D打印技术,使材质更加轻盈、舒适。最具创新力的Victory Elite FK钉鞋则搭载了更厚的Zoom Air缓震、更大前后掌高差及六枚3D打印钛金属鞋钉,实现轻量化与个性化步态匹配,全方位释放竞速潜能。


用极限挑战跑出势能拐点,这很耐克

▲从左至右分别是:FlySuit竞速服、FlyWeb 运动内衣和Victory Elite FK 钉鞋


这种“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创新思路,不仅体现在顶级竞技赛场赛事上,也深入到本土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中。在中国市场,耐克以同样的创新逻辑打造出专为外场球员设计的篮球鞋款——Nike S.T. Flare「气焰」,以应对复杂的中国户外球场条件,帮助中国篮球爱好者在各种场地上释放速度与力量,展现属于本土球员的自信与能量。


耐克的创新,并非实验室里的“孤岛研发”,而是一套基于运动科学、真实场景与运动员反馈不断循环迭代的体系。它所关注的不只有产品本身,而有对运动方式、市场准则的重塑。


耐克要的,从来不是“小步快跑的产品改良”,而是“以创新重新定义行业标准”。正是这种持续打破常规、重建规则的野心,让耐克在时代转折中不断找回确定性,并终走在行业的前沿。


周期终将过去,品牌将继续前行


财报只是短期品牌业绩的切片表现,品牌真正的价值应体现在时间轴上。这就是为什么面对短期压力,耐克的应对不是收缩,而是主动重构、提前布局,并从三个层面奠定长期主义发展:


第一层是重塑专业运动,耐克在 “Win Now” 计划的带领下重新回归运动,并将资源集中投入到关键增长领域——跑步、篮球、足球、训练、运动服饰。其中在跑步方面的上升趋势尤为明显,路跑鞋矩阵的重塑使产品线更加聚焦,结果之一便是耐克做出了新的现象级产品——Vomero 18跑鞋在过去90天内单品销售额超1亿美元。


用极限挑战跑出势能拐点,这很耐克


在这个背景下,没有什么比“破四”挑战更能表达耐克回归专业运动的决心,通过“破四”挑战,耐克把专业性标签像钢印一样打入大众心智。人们发现耐克技术基础设施的领先优势仍在,仍有引领和定义时代的能力。


第二层是讲述耐克专属故事,当下的传播环境高度碎片化、圈层化,公共叙事变得稀缺。但耐克仍具备打穿圈层、制造全民关注的能力。无论是当年的“破二”,还是这一次的“破四”,耐克不断制造出具有“耐克精神”的体育事件。这种跨越语言、文化与地域的共鸣,正是耐克“讲故事”的价值所在。


这一切的底层支撑,源于耐克所拥有的顶级运动员资产——那些挑战极限的真实故事,始终是最具感染力、永不过时的传播素材。与此同时,耐克不断加码内容投入,尤其注重讲好“运动”的叙事。更重要的是,耐克拥有强大的分发体系,无论是自有平台还是社交媒体渠道,都能高效推动好内容“出圈”。正因如此,在这个信息过载、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耐克依然具备回到主舞台、引发全民关注的讲述能力。


第三层则是品牌精神的激活,当下运动行业的大品牌逐渐迷失在ROI,把过多的资源投入效果广告而忽视了品牌建设。而现任CEO希尔对耐克的建设和运动本质认识是更深刻的:耐克的历史就是体育精神的展开,而体育精神就是“挑战极限”。回顾耐克的历史,甚至可以说,耐克本身是代表着这样一种精神。也正因为此,希尔上任后,不遗余力地强调耐克的价值观,这才是品牌未来最根本的支撑。


在别人寻求确定性的时候,耐克选择主动拥抱不确定。在最容易被质疑的时刻,耐克用挑战讲述了品牌的信仰、用创新阐述品牌的突破能力、用长期主义回应外界。


“Win Now”行动是一个标志:当耐克重新在赛道上奔跑,未来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


用极限挑战跑出势能拐点,这很耐克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