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入3亿到艰难生存,浩沙到浩泰这11年张远走了一条怎样的路?

2016-11-11 人物刘南琦

接到懒熊体育记者的来访电话时,51岁的张远正在吃泡面。


位于北京东北五环外的浩泰冰上中心马泉营店自2007年动工,直到2014年才开门营业。懒熊体育到访时,二楼一侧还在施工。


因为办公室还没装修好,张远在一间阴暗杂乱的屋子里办公接客,对于室内残留的方便面味道,张远有些歉意,他推开室内唯一的小窗,用力挥舞双手,希望气味能加速散去。


张远有阔绰的过去,他是浩沙健身的创始人,也曾是浩沙健身的董事长,在他任职期间,浩沙健身曾有过3亿的年收入,最多曾拥有80个俱乐部。


从年入3亿到艰难生存,浩沙到浩泰这11年张远走了一条怎样的路?

张远在浩泰冰上中心马泉营店


但如今的张远看起来有些窘迫,作为北京远景浩泰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拥有1支专业球队、4个冰场、5块冰面,却没有自己的房子可住。


过去,张远手头有5套北京房产,“现在一套都没有,我租房子住。”


浩泰冰上中心兴隆公园店,营业高峰时段只有小卖部收银员、冰刀养护人员和冰车师傅三个工作人员,年龄均在50岁以上。和其他常规冰场相比,这块冰场显得冷清不少,也没有配备前台、接待、检票等工作人员。


申办冬奥会成功的背景之下,冰雪运动在未来几年的前景被一致看好。冰场运营者们磨刀霍霍,期待市场迎来一次升级。但在张远的冰场里似乎感受不到这样的活力。


从年入3亿到艰难生存,浩沙到浩泰这11年张远走了一条怎样的路?

浩泰冰上中心兴隆公园店


这固然和张远的思路有关,他更希望做小众的竞技而非面向大众的培训,但这背后更大的问题是缺少资金的窘迫——兴隆公园的冰场里,可能是全中国经验最丰富的冰车师傅,却开着产自上世纪80年代的“爷爷辈儿”冰车。


一个新冰车需要至少80万,“这个钱我现在肯定掏不出来。”张远说。


野蛮生长


张远和体育有缘,父母都是哈尔滨体育学院的教师,他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从小就喜欢冰球。


2005年,为承办亚洲冰球联赛和布局冰上项目,时任浩沙健身董事长的张远建立了浩泰冰上中心兴隆公园店,那是中国第一家独立的商业冰场,也是中国第一个符合奥运标准、冰面面积达1800平米的商业冰场。


自此,张远开始与冰球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他开始赞助哈尔滨冰球队、赞助中国的冰球队参加国际国内赛事。2007年,他在哈尔滨建立了浩泰少年冰球俱乐部,2009年,以这个俱乐部的球员为基础,“希望队”正式成立。


从年入3亿到艰难生存,浩沙到浩泰这11年张远走了一条怎样的路?

希望队和张远(一排右四)合照


2006年至2007年是中国早期健身行业的一个黄金年代,一位多年健身房从业者人士告诉懒熊体育,那两年,健身房的店面最多,经营状况也最好。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到来,直接对中国健身行业造成了影响。时任浩沙区域销售经理、现24H即时健身创始人杨斌记得,“(当时)浩沙的资金链突然断裂。崩盘来得猝不及防,我目睹着那些在过去四年间一家家开起来的店一家家关闭。”


杨斌在《环球财经》杂志上表示,当时浩沙的问题有三:资金缺乏管理和风控、盲目追求扩张、管理团队急遽臃肿。


2009年初,前浩沙健身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至今,还能在网上搜索到员工讨要工资的帖子以及健身俱乐部会员的维权新闻。矛头直指老板张远。


面对3000万的债务,张远卖掉了自己的5套北京房产,也卖掉了公司股份,就此离开浩沙。


那段时间,张远无处可去,只好在北师大的宿舍借住一年多,受到重大打击的他出现了抑郁的症状,有半年多的时间,他每晚需要借助安眠药才能入睡。


回想转折点的2009年,张远有所反思:“企业家的成长和国家的法制、市场(发展)不一定是一致的。要干活时,有一大堆人要管这、管那,你会觉得受不了,当时就是野蛮生长。在这个过程中,缺乏规避风险的能力,对政策、大环境的变化没做好准备。”


种种问题,导致张远2009年的失败与崩溃。


寄望于冰球队伍


遭遇人生巨变,但张远没有放弃希望队。2009年下半年,他开始全力投注于冰球事业。“我对这帮孩子承诺过,要让他们上学,让他们打冰球。干一年就把它放下,我做不到。”张远这样解释自己当时的决定。


张远的弟弟张巍对懒熊体育表示,在当时,希望队和冰球事业成为了张远的精神寄托。


希望队队员张泽森并不知道2009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张总什么也没跟我们透露。”他只记得当时队伍集体回东北呆了半年。


这是一支球员年龄集中于18至22岁的民营职业冰球队,完全独立于体制外,没有体育行政部门的经费,队员的所有费用都由张远承担。


过去7年间,在国内20岁以下的比赛中,希望队全部获得冠军,一场未失。在2016年1月的第十三届冬运会男子冰球比赛中,年轻的希望队(承德避暑山庄队)排名第三。如今,希望队为国家队贡献了5名球员,为国家青年队贡献了16名球员。这些都让张远引以为豪。


张远是同事和同行眼中的“中国冰球贡献者”,业内的共同看法是:张远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商人。


一方面,培养希望队这样的专业但客观上不挣钱的冰球队是张远的目标,另一方面,他对商业化并没太多兴趣,比如能带来更多现金流的青少年冰球培训,“我是造法拉利的,去造拖拉机当然可以,但是还是更愿意在竞技体育赛道上去做。”


在张远的意识中,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竞技体育的带动,“高水平运动队应该是一个标志。”


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希望队在美国进行了集训,一个月的花费是120万人民币。


从年入3亿到艰难生存,浩沙到浩泰这11年张远走了一条怎样的路?

希望队在美国训练、比赛


目前,浩泰的收入主要来自冰球培训、冰场租赁、浩泰冰场新世界店的提成、浩泰冰场兴隆公园店原配套宿舍的对外租赁和山西等地4家浩泰健身俱乐部的收入。


兴隆公园的浩泰冰场年收入在300万左右,每年地租超过100万,扣除冰场高昂的电费成本,所剩无多。浩泰体育日常的收入完全不足以在支撑冰场运营成本之下再支撑希望队的训练、生活。


“现在就是吃资产”,张远对懒熊体育坦言。


一位接近张远的人士评价说,张远的特点是 “刻苦、执着,个性强、很自我”。


张远一直处在矛盾当中。一边是盈利艰难的事实,一边是球队巨大的资金需求;他也承认球队拴住了他,但又觉得对这支队伍负有责任。


2015年,希望队改名“承德避暑山庄队”,获得每年260万的冠名费。张远透露,下一步,浩泰将帮助河北省建立相关项目的梯队。


从年入3亿到艰难生存,浩沙到浩泰这11年张远走了一条怎样的路?

冰场上方的红色条幅写着“祝承德避暑山庄队取得优异成绩”


对更注重发展专业冰球的浩泰来说,在冰雪运动热度上升的冬奥大背景下,他们正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发希望队身上的可能。


在谈话过程中,51岁的张远喜欢用“我们”、“我们那代人”这样的说法,把自己放置于一个群体当中。在他看来,不擅管理、对金钱没概念、对现代商业缺乏认识、充满情怀是“那代人”的共性。


“你觉得你能代表‘那代人’吗?”懒熊体育问。


“我觉得我们这代人差不多是这样。”张远回答。


懒熊体育对话张远


懒熊体育:你现在怎么看待2009年?


张远:2009年我基本上死过一次。


懒熊体育:当时花了多长时间走出来?


张远:客观来讲,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走出来。很难走出来。


懒熊体育:浩泰体育未来几年的计划是什么?


张远:我更希望做点儿更高、更精的东西。现在市场上的培训普及是好事儿,就由他们继续做。我想在竞技体育领域走得再高一点儿。


懒熊体育:冬奥会申办成功,给浩泰有带来什么变化和影响?


张远:现在好多人愿意支持冰球,大潮起来了,我现在就在等待的阶段。这两年,和政府、机构、企业都有交流。我们在冰球行业这么长时间的积累不是一般新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能够了解的。


懒熊体育:我听过好几个人评价你“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商人”,对此你怎么看待?


张远:我也曾经有过原来的(辉煌),那怎么解释呢?


懒熊体育:你拒绝商业吗?


张远:我妻子说,不拒绝一些钱,你也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你为什么要把自己整得那么苦呢?

我认可商业的逻辑,但做的时候我做不到。


懒熊体育:你刚刚有提到“情怀”,如果有人带着情怀进入商业体育领域,你会给他们什么建议?


张远:情怀会误导你的选择。我这个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其实当年我有机会放弃希望队,但我就是不敢面对这帮孩子,我也不能面对我自己,所以我选择留下它。是自己主观上愿意这么做,但实际上是吃亏的,或者在商业上是跑偏的。


懒熊体育:如果回到当初你还会做这个选择吗?


张远:回到当初我就不会做这支球队。冰球我会参与,但就会当作一个玩意儿,不会陷得这么深。走过就知道怎么选择,但当初不会有。


现在更多是责任,我跟我们孩子(希望队,现承德避暑山庄队)和他们的家长说了,你们要是觉得这事儿不可进行了,我倒释然了。但是有一个孩子需要,我还会坚持。


声明:本文为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www.mao361.com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4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官方微信
懒熊体育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