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6”人物特刊 | 体奥动力赵军:既要高处看风景,也要下去清垃圾

2016-12-24 特别策划王怡

               


精华导读


1、今年体奥动力是被公众拿着放大镜看的,整体80亿落地后第一年的状态我们相对还是满意的,打个70、80分是可以接受的。

2、我们在行业比较高的楼层,可能更多看到的是体育产业里好的风景。但是你往下走,看到的是越多的垃圾。

3、到了晚上十点、十一点,朋友圈里加班工作的全是干体育的,整个行业的人到年终都会说这一年忙得亏欠家人,这个状态不对,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我是赵军。2016年我被迫休息了两个月。


8月31号,中韩十二强赛前一天,我跟公司的小伙子们踢球,踢得特别高兴。但是出了个意外,我的跟腱断了。第二天(9月1日)上午就去了医院,医生说确实是跟腱断了。但是当时全公司约好了看球,我晚上就拄着拐去和他们烤串儿、看球,然后周五(9月2日)就住进医院去了。


我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被迫休息。不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吗,但是受伤两个月的时候我就开始出差了,因为在昆明有中超颁奖典礼。医院都快跟我急了,说你还没治好,人都见不着了。


想起来这事儿挺有意思,这把岁数去踢球,其实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今年足球的大环境对我的感染太深了,实在忍不住了。做体育、做足球,赶上这个时代这个状态,也是挺幸福的事儿。


这一年挺好的,也过得特别快,一转眼就从年初到年尾了。我们今年第一季度是开赛前准备,包括媒体平台分销权确定,赛事制作等等的准备;年中的时候体奥动力在足球之外布局比较多,开始做赛事运营、拳击和动漫;半年过去了,中超快结束了,基本就到后半年收尾了。


今年中超基本上平静地结束了。我们内部总结,觉得让我们欣慰的东西还是挺多的,可以小小地庆祝一下。


“我的2016”人物特刊 | 体奥动力赵军:既要高处看风景,也要下去清垃圾

▲ 80亿大背景下的第一个中超赛季结束了,赵军表示体奥动力可以小小庆祝一下。


80亿之后体奥动力突然红了,但是这个状态可以分开两面看。公司到一定程度需要这一面,永远闷头干事儿也不行,倒不是说企业的自我炒作和我个人的自我炒作,更多是说需要我们出来说一些话,推动行业更多发展。今年体奥动力是被公众拿着放大镜看的,我们格外努力,整体80亿落地后第一年的状态我们相对还是满意的,打个70、80分是可以接受的。


第一年,我们加大了对制作的投入,今年的信号制作水平有很大的提升。我们下决心做制作基地也是基于长远,不光是为了中超联赛,而是为我们手上所有制作的中国足球的赛事信号制作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第二,因为有了我们对于制作提升的要求,客观上来讲对中超联赛组织、运营、管理都有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包括年初的场地改造、灯光改造,各地新闻管理要求的提升,这些都是有我们外力的推动。从俱乐部、赛区、足协、中超公司层面,种种外力推动下,客观来说,无论是对现场观众还是媒体平台观众,中超的产品一定是更好的。


但是这并不是说没有提升的空间。首先是从基础设施建设,场馆、草地、灯光等等都要提升。今年在我们督促下,大部分场地可以满足要求,但是中超是一个整体,我们不能只看天河没问题,工体没问题,南京没问题。我们会看哪儿的草地是菜地,这些一点点小问题会影响中超整体形象。今年如果说是解决个体的问题,明年就要把整体的问题放在特别重要的一点。这是说从外部硬件环境来说。


从我们自己来讲,我们今年每一轮都做一场焦点赛事。焦点赛事的选择我们放在强强对话上,观众更愿意看。中超联赛还不是所有比赛都能到强强对话的水平。这不是我们版权方单方面能推动的,我们还是希望通过外部的包装,以及其他的推动手段,让中超作为整体产品差异不是那么大。联赛整体水平提升,就像木桶理论,最短的木板决定木桶整体能装多少水。


我第一次看足球还是小学, 85年的丰田杯,当时下大雪。我高考的时候正好是世界杯。尽管有高考,但是那时候我也一场没落下。


我当时的理想就是体育记者。大学我是在广院(北京广播学院)上的,学的是国际新闻。后来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实习,毕业之后到了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刚开始做记者,后来是频道运营。


2011年我离开北京电视台,那时候体育产业还没有起步。我在电视台工作十年,迈出这一步很不容易,但是迈出来了,我就对目标公司的选择还是挺多的。


我看到体奥动力以往的积累,在甲A末年时候开始对于中国足球的投入。我当时在想,如果体育行业有朝一日有突破的可能性,那些先在这方面的有积累的公司在起跑线上才能第一个跑出来。当时,在很多选择之中,我选择了体奥动力。


当时体奥动力说到底是一个版权公司。最早在李总做版权的时候,中国还没有版权这个概念。当时的职业联赛,中超也好,CBA也好,大家从信号制作到版权分发,都是比较乱的一个状态。李总做体奥动力的时候,已经在做体育版权的商业模式。


当时体奥动力是国内最大的版权公司。第一体量最大,当时中超、CBA、欧洲的联赛加在一起向电视台输出的小时数是最大的;另外从赛事核心资源来说也是最大的,当时中国本土的职业联赛基本上都是体奥动力在运营。


46号文出来后,体奥动力就在向2.0升级。除了版权,我们投入大量的力量做制作、内容营销、版权营销,利用投资去做体奥动力母体现在还没有做的事儿,包括赛事运营、数据运营、球员经纪等等。


在大背景变化的前提下,之前有积累,质变的可能性才会存在。这个周期我们在2.0版本下加速运行,我们希望未来从商业模式到其他产业推动,在两三年之内再有一次大的质变,现在也是在积累的阶段。


2017年对于体奥动力来说,CBA是个大事儿。李总当时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CBA。当时2001年离CBA开赛还有一个月的时候,羊城报业退出,他带着两个人接这个项目,一直到2012年,都是体奥动力在做。后来变成盈方自己在做这个赛事。对于体奥动力来说,出于历史和感情方面的原因,自己拿版权做CBA,是我们在2017年最主要的一个目标。


“我的2016”人物特刊 | 体奥动力赵军:既要高处看风景,也要下去清垃圾

▲ 80亿的价格出来之后,体奥动力和赵军都红了。


我们可以预见CBA最后产生的数字一定是非常大的,有可能超过CBA本身的价值。但是,这是中国市场上最后一个核心IP,出于这方面考虑,最后溢价可能没法想象。


随着市场发展,对于篮协也好,新成立的中职篮公司也好,CBA是一个大体系的事儿,他们在判断、选择合作伙伴事情上,一方面要考虑价钱,一方面也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保证项目继续进行下去。CBA是体奥动力非常有诉求的项目,是我们努力去拿、去运营的。


前两天看一个人发的鸡汤,有一句话我特别认同:如果你从80楼往下看,都是美景;从2楼往下看,满地垃圾。


我们在行业比较高的楼层,可能更多看到的是体育产业里好的风景。但是你往下走,看到的是越多的垃圾。


我们的行业依然面临很多模式问题,高额版权费变现的问题?付费模式怎么推动?职业联赛未来职业化是否能更加完整纯粹?支撑职业联赛的几大支柱,转播权、足彩,未来整个大政策怎样发展?


一方面我们在高层看风景,一方面也要想我们越往下走,越能看到满地的垃圾。因为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在顶这个天花板,还是希望行业里的人和公司共同把垃圾清走,共同往上走,可能这个行业就更加良性了。


2017年,我私人的愿景是,在行业相对平稳发展的过程中,大家在事业和生活上可以找到平衡。我前两天跟老公说,到了晚上十点、十一点,朋友圈里加班工作的全是干体育的,整个行业的人到年终都会说这一年忙得亏欠家人,这个状态不对,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记者手记


在“80亿姐”的光环下,我从来不知道赵军是一个如此“少女心”的人。


其实,在懒熊和赵军做这次采访之前,我们曾经在某天上午约过赵军一次,想当天下午就做个采访,结果赵军婉拒了,说当天穿的衣服和妆容不适合出镜。采访当天,赵军刚刚结束一个其他媒体的采访,趁着两个采访中间的一点儿空隙,她认认真真地对着镜子补了补妆,整理了一下衣着。


记者和赵军谈话是不会感觉到紧张的,甚至会很期待这样的采访对象。赵军同样出身于记者,面对媒体和镜头,她曾经的从业经验变成了如今的应对之道。面对抛来的问题,她几乎不用怎么思考,就可以侃侃而谈(可能是因为同样的问题,她已经从去年到今年回答了无数遍了)。她带着京腔的表达很接地气,内容也很丰富,可以从行业宏观聊到生活的细枝末节。


她说,公司和她个人似乎都一夜蹿红。不过,她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太红了”的烦恼,反倒看起来还挺喜欢这种状态的。一方面,按照她的说法,她属于乐天派的人,对什么都积极。另一方面,成立至今已经10几年的体奥动力,或许正需要这样的关注。


文章中使用的配图,是赵军前不久拍的一套艺术照。过去这一年,因为体奥动力80亿拿下中超版权,董事长李义东又经常隐居幕后,赵军主动或者被动地少不了抛头露面。不知道,赵总现在有没有点儿“偶像包袱”?


谁在讲述?


赵军,体奥动力总经理。曾经在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工作长达十年之久,之后加入体奥动力公司。因为体奥动力在2015年以80亿元的价格拿到了中超联赛5年全媒体版权,江湖人称“80亿姐“。


为何是她?


80亿的价格横空出世,不仅激起了人们对于中超价值的讨论,也让此前不为人熟知的体奥动力公司跃入公众视野。2016年,中超结束了在80亿版权费的背景下的第一个赛季,所有人都关注着80亿砸进中超之后能够激起的水花。作为体奥动力总经理,赵军统筹着中超联赛近5年的版权工作,而中超在版权分销、付费模式探索、赛事信号制作、海外拓展等领域的提升,和这位铁娘子有着直接关系。


为何讲述?


2016年对中国体育产业来说特殊的一年,在这个众声喧哗又面目模糊的大时代里,我们希望把目光投向匆匆赶路的个体,选取了一批中国体育产业的代表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个人故事,正是中国体育产业的年度传奇。让赶路的人讲一讲自己的故事,这正是懒熊体育年度特刊“我的2016”的初衷。


向她致敬


如果说中国体育产业确确实实有那么一点荣誉,那这荣誉不仅属于巨头,属于产业的中流砥柱,也属于每个埋头前行的个体。由懒熊体育主办的“赶路的人”2017中国体育产业嘉年华将于1月11日在上海举行,欢迎你来领取你的荣誉。


声明:本文为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www.mao361.com


“我的2016”人物特刊 | 体奥动力赵军:既要高处看风景,也要下去清垃圾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1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官方微信
懒熊体育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