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泽专栏:让我们把运动员交给市场

2016-03-10 职业体育陈月泽


接到懒熊体育的约稿,是在乌鲁木齐的一个晚上。 懒熊体育的联合创始人、同时也是我在《篮球先锋报》的前辈黎双富老师,让我谈谈对中国体育产业的一点观点和看法。


双富说,他上一次来乌鲁木齐还是上大学外出陪外国地质学家野外考察,那得要追溯到十年以前了。此次他再来乌鲁木齐,是受邀参加前CBA球星巴特尔创业项目的发布会。退役之后的大巴是个闲不住的人,这次他在爱人德明、长女迪菲的协助下,创建了一个集青少年篮球培训、赛事以及留学项目合一的平台。刚刚完成天使轮,准备信心满满地迎接下一轮融资和之后的一系列挑战。


巴特尔是陪伴一代人成长的篮球明星,他投身体育产业的洪流当中,也更像是当下时代的一个缩影。 


陈月泽专栏:让我们把运动员交给市场


事实上,自打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之后,体育产业便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了全社会范围内的热词。说实话,这么大的一个概念放在面前,也让我一度觉得无从下手。


作为一名常年在一线报道国内篮球赛事、与运动员零距离接触的媒体工作者,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希望借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东风,作为体育从业精英团体的运动员,应该在市场上更多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以中国的篮球运动员为例,他们的价值几乎完全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是为俱乐部打球,从中获得合同和薪水,第二是获得赞助商的签约合同,而在中国篮球运动员当中,绝大多数的运动员只拥有一份长期稳定的赞助合同,那就是体育运动品牌。除此之外,运动员难有任何来自运动品牌以外的赞助合同,难有任何除CBA之外的商业赛事,遑论通过媒体进行全方位包装与资源整合。


陈月泽专栏:让我们把运动员交给市场


对于中国高水平的篮球员来说,一个赛季不足五个月,剩下的大半年时间,本应在训练提升个人竞技水平的同时,不断开发属于自己的商业价值。但在中国,这空出的7个月时间,绝大部分时间都需要跟随国家队进行漫长的训练和比赛,留给他们自己的空间微乎其微。


在我的观点里,体育产业大体上分为精英体育和大众体育两大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同样也互相依存。精英体育巨大的影响力能够促进大众体育的发展,大众体育反过来则是对精英体育的支撑和反哺。在精英体育的领域当中,运动员的身上承载着最大的价值,而这也依然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 


中国的篮球联赛因为体制的制约,无法实现球员的自由流动,对于运动员的价值本就是一种极大的削弱。那么在CBA的比赛之余,社会是否能够为他们创造出实现价值的机会呢?


我想起前些天我在和另外一位业内前辈、知名篮球经纪人沈知渝老师交流时,沈知渝说中国体育市场现在最需要一批成熟的自主IP赛事。一项成熟的IP赛事,不仅回报周期短,能够保证投资人和运营方的利益,同时对于运动员的自我价值开发和包装推广,都是最好的机会。 


国务院文件的惊雷一响,很快资本的大雨就会降落在体育这块土地上,在资本的推动下,希望能够看到一批带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自主IP赛事迅速发展壮大起来。需要服从国家队备战安排的毕竟只是极小部分的运动员,而大部分在休赛期无球可打的运动员,则能够在这样的赛事当中展现价值。


陈月泽专栏:让我们把运动员交给市场


一个成熟的IP赛事,也必然会衍生出企业赞助、媒介包装、形象打造等一系列所谓的“增值服务”,在互联网经济的大背景下,品牌赛事的集群效应也会更显著地发生。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成熟的运营团队、差异化的品牌赛事定位和标准化的执行等必要条件,但这一切的基础,是运动员的价值掌握在自己手中,需要让这些价值在市场当中闪光。


我相信未来的某一天,CBA的运动员也能像NBA一样自由选择自己的下家,他们的影响力也会渐渐超出体育这个狭隘的范畴,沿着社会化和娱乐化的方向蓬勃生长。把运动员交给自己,把运动员交给市场,就像西方一句古语说的——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每一次和双富的聊天都收获颇丰,他告诉我懒熊体育不只要做从商业角度解读体育产业的先行者,更远的将来寄望能够成为体育产业的“助推器”,为体育产业的创业者和从业者提供更多方向和可能。希望懒熊体育能帮助更多中国的本土体育产业项目成长,因为体育和体育精神,本来就与每一个你我息息相关。


陈月泽专栏:让我们把运动员交给市场


作者简介:陈月泽,腾讯体育篮球专项记者,常年扎根CBA和国家队报道一线,用笔和心记录中国篮球。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官方微信
懒熊体育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