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ROX 健身跑2025上海加场赛收官,创该赛事登陆中国以来的参与纪录

2025-11-25 快讯懒小熊

11月23日,随着最后一组接力选手冲过终点线,为期两天的HYROX2025上海加场赛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圆满落下帷幕。这场继4月上海首站圆满结束后增设的又一场次,以近7000名参赛运动员、近6000名现场观众的庞大阵容,创下该项赛事登陆中国以来的参与纪录,较4月上海首站的规模实现翻倍增长。从精英选手刷新亚洲纪录的巅峰时刻,到艺人与残障选手共同诠释的体育精神,这场融合了耐力与力量的赛事,不仅成为沪上初冬极具活力的体育IP,更以其国际化、多元化、包容性的特质,书写了中国大众体育发展的新故事。


HYROX 健身跑2025上海加场赛收官,创该赛事登陆中国以来的参与纪录

“HYROX的爆发式增长,印证了中国大众体育正从‘观赏性’向‘参与式’加速转型。”赛事负责人袁放在采访中表示,作为一项2017年起源于德国的新兴赛事,HYROX以“8公里跑+8项功能性训练”的标准化赛制,在全球超50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数百场赛事,2025/26赛季全球参赛人数已突破200万人次。而此次上海加场赛的火爆,既得益于赛事“专业与大众兼容、竞技与娱乐并存”的独特定位,更折射出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过程中,市民对高品质体育生活的旺盛需求。


巅峰对决:亚洲纪录在上海诞生


11月22日上午,男子双人精英组比赛的起跑点燃了全场热情。当韩国精英运动员洪范锡与搭档南基泰冲过终点线,计时器定格在54分19秒的瞬间,现场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HYROX男双精英组亚洲纪录即刻被刷新。


“上海是我们的幸运之地!”刚走下赛场的洪范锡难掩兴奋,谈及此次破纪录的关键,他直言团队协作的重要性:“HYROX双人赛不是简单的实力叠加,而是节奏的完美契合。在每一个交接环节,我们通过眼神交流就能调整发力时机,这是我们无数场HYROX比赛练就的默契。”


洪范锡的搭档南基泰补充道:“上海站场馆的竞赛动线和地面摩擦系数都与其他城市不同,我们特意调整了跑步时的步幅和功能性训练的发力角度。中国观众的热情给了我们额外的动力,尤其是最后100个药球时,听到看台上的欢呼声,我们感觉充满了能量。”


HYROX 健身跑2025上海加场赛收官,创该赛事登陆中国以来的参与纪录

 

除此之外,中国内地的顶尖运动员王忍、盘业进、万佳丽、朱芳、徐康康等人也在比赛中拥有火热状态。这场巅峰对决不仅展现了精英运动员的专业素养,更凸显了HYROX赛事的国际化特质。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赛,其中既有来自德国、美国的往届冠军,也有来自巴西、印度的新兴力量。在女子单人精英组比赛中,德国选手莎拉·穆勒以1小时05分32秒获得个人最佳成绩,她在赛后表示:“上海站的组织水平堪称世界一流,从赛事流程到后勤保障,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这也是我们选择再次参赛的原因。”


跨界融合:多元选手演绎体育魅力


HYROX的独特魅力,在于其能够让不同背景的选手在同一赛道上实现自我突破。此次上海加场赛中,跨界选手的精彩表现成为赛事的一大亮点,其中艺人颜如晶与教练阿恒的组合更是引发全场关注。当他们以1小时29分53秒的成绩冲过终点线时,颜如晶激动地与阿恒拥抱在一起——这一成绩较8月北京站快了4分钟,创下了她的个人最佳纪录。


HYROX 健身跑2025上海加场赛收官,创该赛事登陆中国以来的参与纪录

 

除了颜如晶,铁人三项运动员赵祎明和橄榄球运动员何佩璋的跨界体验同样引人注目。第二次参加HYROX比赛的赵祎明坦言:“HYROX比我想象的更具挑战性,铁人三项考验的是长时间的耐力保持,而HYROX需要在耐力和力量之间不断切换,尤其是在疲劳状态下完成功能性训练,对心理和体能都是双重考验。”


橄榄球运动员何佩璋则将HYROX视为团队协作的新舞台:“橄榄球是集体项目,而HYROX的双人赛同样需要默契配合。在拉雪橇环节,我用到了橄榄球比赛中冲撞的发力技巧,这让我事半功倍。”他表示,未来会带动更多橄榄球队友参与HYROX:“这项运动能有效提升我们的综合体能,尤其是核心力量和爆发力,对橄榄球比赛很有帮助。”


跨界选手的活跃参与,让HYROX超越了单纯的体能竞赛,成为不同运动文化交流融合的平台。HYROX市场总监金梦桐解释道:“HYROX的赛制设计兼顾了专业性和趣味性,8项功能性训练涵盖了力量、耐力、协调性等多个维度,无论是耐力型、力量型还是技巧型选手,都能在赛事中找到自己的优势领域,这也是跨界选手纷纷参与的原因。”


生命礼赞:残障选手诠释包容力量


在本次赛事中,最动人的场景莫过于独臂运动员丁剑毅与独腿运动员魏夷帆的适应性组别比赛。他们各自与队友冲过终点线时,现场观众全体起立鼓掌,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体育无边界”的真谛。


独腿运动员魏夷帆说,他因癌症失去了左腿,但从未放弃过体育运动。得知HYROX赛事后,便决定组队参赛。备赛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跑步环节:“我平时用假肢跑步最多持续30分钟,而HYROX接力组需要完成2个1公里跑,每次训练后假肢与残肢的接触处都会磨出血泡。但教练麦克一直鼓励我,他说‘我们失去的是肢体,不是勇气’,这句话支撑着我们坚持下来。”


HYROX 健身跑2025上海加场赛收官,创该赛事登陆中国以来的参与纪录


为了保障残障选手顺利参赛,HYROX赛事组委会特意提供了多项人性化服务:为下肢残障选手设置专用检录通道,与竞赛总监沟通重量调整,安排专业医护人员全程待命。“HYROX的包容性不是口号,而是落实在每个细节中的行动。”赛事运营总监孙冬泊说道。


丁剑毅与魏夷帆的故事,让更多人看到了残障群体对运动的渴望。“比赛中,很多选手主动为我们让路,还有观众给我们鼓气加油,这些温暖的瞬间让我们感动不已。”丁剑毅说,他们希望通过参赛,让更多残障人士走出家门参与运动:“身体的残缺不应该成为放弃运动的理由,HYROX告诉我们,只要有勇气,每个人都能站上赛场。”


价值升华:大众体育的社会赋能之路


HYROX上海加场赛的火爆,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的成功,更折射出中国大众体育发展的深层次变革。数据显示,本次赛事中,30-45岁年龄段选手占比达52%,女性选手占比43%,首次参赛选手占比58%,这些数据表明,HYROX正成为越来越多普通市民的健身选择。


本场赛事的直播解说员李燕燕认为,HYROX的崛起契合了当代大众体育的发展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身的需求从‘强身健体’向‘精神满足’升级。HYROX将竞技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通过标准化赛制让普通人获得专业赛事的体验感,同时通过社群文化增强参与者的归属感,这种模式值得借鉴。”


HYROX 健身跑2025上海加场赛收官,创该赛事登陆中国以来的参与纪录


11月23日夜晚,世博展览馆内的拍照打卡处依然排着长队。拿到奖牌的选手们纷纷拍照留念,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从精英选手到普通市民,从健全人到残障人士,他们在HYROX的赛道上共同书写了“更高、更快、更强、更友好”的体育精神。正如赛事横幅上的标语所言:“OUR SPORT IS HYROX”。


随着HYROX上海加场赛的落幕,2025年HYROX赛事即将收官。据赛事组委会透露,2026年HYROX将在中国举办8-10场赛事,这项新兴的体能赛事,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中国大众体育注入新的活力,也为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LXS)


HYROX 健身跑2025上海加场赛收官,创该赛事登陆中国以来的参与纪录

标签 hyrox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体育